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进口12566.9亿元,增长11.5%;出口5679.4亿元,增长4.6%;服务贸易逆差6887.5亿元,同比扩大17.9%。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已存续长达22年,且呈逐年扩大之势,这不仅与我国目前货物与资本双顺差格局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也与全球贸易结构生态明显错位。因此,增大服务出口和扭转服务贸易逆差,理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中之重。
无论作为经常项目下的商品出口,还是作为资本项目的投资出口,都与服务出口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比如,商品出口会牵引对外服务的跟进,海外投资的落地可能会带动一定数量的劳务或要求后续工程管理方案的输出,而服务出口的衔接和匹配能力又直接关系一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稳固,以及在东道国投资的持续程度。正是如此,服务出口不仅反映出一国的出口结构状况,更代表着一国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不断强化服务贸易色彩的前提下,全球服务贸易额已从五年前的1.44万亿美元剧增到目前的近60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已超过了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已升至23%,其中出口权重占贸易出口权重扩大到23.5%。
对比今年前五个月10.76万亿元的进出口总值可以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比为16.72%,而服务出口占整个贸易出口的比重仅为9.65%,双双都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国别上比较,我国人均服务贸易额仅为美国的12%、德国的6%、日本的16%。服务贸易尤其服务出口在我国一直呈坡脚与短腿状态,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大大制约了对外出口的能力,二是服务的产业或要素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出口贸易优势,三是相关的出口平台与出口渠道还比较狭窄。
按照最新数据,我国服务业在经济构成中的占比已达56.5%,不过与国外70%以上的常态占比依然还存在不小的距离,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在行业中的占比仅为15%,而欧美国家却为70%左右,两者差距更大。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成功塑造出生产性服务优势,方有可能占据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高地。为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快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制造企业通过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推动制造企业由重资产产品提供商向轻资产产品服务商的转变,同时形成紧密追随出口产品的劳务委派、信息咨询、产品升级等全系输出支持能力。另一方面,还需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推动制造业国际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当下,服务外包已成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式,我国应力推服务外包的转型升级,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向着设计、物流、大数据营销、管理咨询、云计算等高端生产性服务地带迈进。
伴随劳动力优势朝着人力资源优势的逐步转化及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日渐集成与放大,我国新型生产要素正在加速积累,服务出口阵营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延续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五个月同比增幅甚至高达423%。尽管如此,知识产权出口依然还是逆差的主要来源,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一板块存在继续扩展的空间。为此,我国很有必要大踩政策支持的油门。一方面,通过科技银行等形式加大科技成果向市场实用的转化,以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完善企业与个体的收益保护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对新技术、新知识型高端人才的培育,建立人力资本持续累积机制,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释放知识产权的聚积与裂变功能,以扩张知识产权输出竞争力。
从当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构成看,代表传统出口优势的建筑服务与运输服务正呈现不断“瘦身”的趋势,而代表新型服务出口的计算机、信息咨询和文化服务则在强劲攀升,三者对服务出口的贡献已达50%以上。这表明我国服务出口不断升级与优化的态势已基本确立,同时也预示了塑造我国服务出口比较优势的重点方向。为了继续推动服务出口朝高附加值领域跃进,我们有必要在定向性地加大出口退税、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政策感应,以促进新兴服务出口力量的渗透与互动,强化在海外市场竞争的整体匹配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旅游服务出口是多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最大短板,自然也是贸易逆差的最大行业来源。这一结果与目前国人一浪高过一浪的境外旅游热潮的反差太强烈。想要面对海外游客做大境内游市场,首先无疑需要通过传统媒介及VR、AR、游戏等新型工具加强对外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的推荐,并推动旅游企业“走出去”,与各国旅游商开展资本与业务层面的合作,全力提升海外营销与获客的能力。另外,提升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途径调动旅游企业开展“境内游”的积极性,同时大力优化国内旅游产品,改变单一观光旅游形式,赋予能吸引海外游客的更多历史、文化及品牌旅游元素。
必须正视的一点是,美国作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不仅因为美国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地,更由于美国的技术创新及金融输出能力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当然,我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等平台拓展出服务出口的新空间。对此,一方面,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建成一批促进技术贸易的公共服务和交易平台,以铁路、水电、通信、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为重点,推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出口。另一方面,建成一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积极扩大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的出口,加快中医药、中餐服务“走出去”的步伐。此外,还应在继续建立和完善一般服务贸易、离岸服务贸易和境外分支机构服务销售政策的同时,重点加大边境服务贸易方式的政策创新,如投资创建跨境合作贸易园区;利用边境特殊经济区,在旅游、分销、医疗保健、娱乐等领域投资发展“飞地型”服务贸易等等。
(作者张锐,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