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欢迎您!

努力将外包打造出“中国服务”品牌

分享到:
时间: 2018-06-13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

res01_attpic_brief_副本.jpg

  服务外包是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IT业务剥离,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当前,得益于我国服务业开放的推进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正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向价值链高端转型,进军高附加值市场,做强中国外包产业,打造“中国服务”品牌——

  在6月9日举行的“2018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上,专家表示,中国外包要打造成“中国服务”,需要加快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推动服务外包模式从“接包方”向“接发包并重”转变,从中低端外包向中高端外包转型升级,建立深度双向互动的国际服务合作关系。

  服务外包成绩亮眼

  “今年一季度,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2659.9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680.3亿元,执行额10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0.6%。”在“2018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上,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列举的一组数据显示出中国服务外包的成绩和潜力。

  房爱卿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逐步摆脱了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效益。服务外包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展,从美欧港日拓展至东南亚、大洋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等地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服务外包执行额超亿元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30个,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持续增强。

  在拓展服务市场的同时,企业的外包服务质量也在提升,高端服务外包占比持续上升,高中低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商务部研究院博士李西林介绍,2012年至2017年我国知识流程外包从28%上升为38%,IT解决方案、知识产权外包服务和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外包等附加值较高领域增长迅速,分别增长159.2%、73.2%和18.5%。

  企业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4.3万家,年均新增数千家。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市场影响和领导力持续提升,大量初创型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平均合同签约金额与前一年相比增长10%左右。

  “服务外包是新一轮全球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方式,是全球价值链分解、协作、重构的重要载体,已成为覆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横向产业。”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钢表示,目前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态,以高端制造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智能时代危中有机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未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这既为服务外包企业创新业务提供了技术手段,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机器人、算法承担更多任务后,市场对人工的需求将减少,一些服务外包业务将会慢慢退出舞台。

  “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替代一些传统的服务外包领域,如成本导向型的服务外包业务,但服务外包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消失。”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依托技术优势实现转型升级,探索新的服务外包业务领域。

  房爱卿也认为,信息技术创新加速,为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服务外包正向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经济迈进。这一观点在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外包行业新增从业人员38.5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已达84.8%。服务外包企业新获得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等国际资质认证数量达250个,同比增长56.3%。

  一些企业已利用人工智能创新了服务外包的业态和模式。比如,文思海辉公司利用AI技术帮助银行建立人脸识别的智能监控系统;IBM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同时,人工智能还将拓展服务领域,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领域蕴含着新的机会。

  “过去一年,公司的很多增长都来自于对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投入。”博彦科技副总裁孙铁林说,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服务外包供应链,改变贸易格局。作为服务外包企业,需要抓住机会,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向价值链高端转型,进军高附加值市场。

  产业面临转型拐点

  “中国经济正由工业主导型迈向服务主导型,既拥有庞大的服务供应商群体,更拥有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市场,服务外包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李西林预测,到2020年我国离岸业务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

  李西林表示,在科技创新、产业变革和全球经济复苏等因素作用下,全球服务外包大发展趋势不断强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但贸易保护主义、信息安全等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服务外包正面临转型拐点,因而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关键。

  “我国要发展成为服务外包强国,未来需要以接包为主向接包和发包并举转变。”李俊表示,发包商掌控服务和产品的市场终端,是价值链的掌控者和贸易的分配方,接包和发包并进才能实现产业由大到强。

  自2006年启动“千百十”工程以来,我国以“接包方”身份处于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中,发包市场一直稍显逊色。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向全球市场整合了大量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已具备从“接包方”向“接发包并重”转变的条件。

  中国外包要打造成“中国服务”,还离不开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李钢认为,培育外包品牌是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当下,应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与全球服务市场的交流合作,让“中国外包”品牌成为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服务接包国,与印度在产业规模上的差距日益缩小。有专家表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要迈向更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实现从非核心业务外包向研发外包升级,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拓展,实现业务整合、行业深度融合。

  “这意味着对营商环境将提出更高要求。”李俊表示,随着服务外包日益向规范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服务外包生产环节将更加细化,对市场交易的效率要求会更高。未来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管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打造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积极对接国际规则,提升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