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欢迎您!

以首届进口博览会为契机,推动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

分享到:
时间: 2018-11-05  来源:凤凰网财经  点击:

  作者:陈伟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副秘书长

  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这是中国今年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中国努力扩大开放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据称,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中,专门设立了服务业展区,足见扩大服务业的进口,提升服务贸易水平是此次进口博览会的主要内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服务进出口总额46991.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15406.8亿元,进口31584.3亿元;服务逆差16177.4亿元,我国服务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中央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目前,中国正不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如金融业对外商股比的限制正在进一步放宽,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社会投资、外商投资进入的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不断地扩大开放,特别是扩大进口具体措施的实施,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些都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便成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质量,从而帮助我国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居民消费升级中的刚性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的消费特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从以往的重物质消费更多的向服务消费转变,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方面消费的刚性需求增大。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以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正释放出更强烈的服务贸易领域的进口需求。这也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二、服务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化程度偏低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工业部门80%以上是制造业,属于高度市场化部门,而服务业约50%左右仍被行政力量垄断。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有效的提升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产业发展。在我国,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为51.6%,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特别是以消费驱动增长的经济体,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高达80%左右,服务业的就业占比更是高达82.5%。因此,要扩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就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努力,扩大服务贸易,释放服务业发展的活力。

  (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从国际经验看,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发达国家对服务业的限制一般比较少,约在30项以内;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则相对多一点,但一般也在40项以内。而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的122项特别管理措施中,有80余项针对服务业,高于国际一般水平。这就为我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增设了限制条件。要改变这种不利因素,我们应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开放,丰富国内市场供应,降低消费成本,满足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以运输、旅游、咨询、计算机、建筑等为主,进口以运输、旅游、保险、咨询、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为主。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仍是旅行贸易,运输服务排第二大。从行业来看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建筑服务是我国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差距较大。从结构上看,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贸易还有待加强,服务贸易质量有待提高。

  三、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为制造业升级服务的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要避免脱实向虚,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在这个方面,服务贸易中的企业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流程,逐步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不断加强,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延伸,从而帮助我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二)大力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兴服务是提升我国服务贸易质量的主要载体。2017年,我国新兴服务进出口14600.1亿元,占比达31.1%;其中,新兴服务进口7271.7亿元,增长10.6%,新兴服务出口7328.4亿元,增长11.5%。可以看出,我国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新兴服务贸易的增速还有望继续提高。为此,应围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产品设计、产品创意和员工培训,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发展旅游、律师服务、会计审计、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人才中介、工程设计等服务业。

  (三)扩大服务贸易进口

  要实现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扩大服务贸易的进口是题中之义。应充分利用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契机,以市场化运行的方式,加大服务贸易的进口。特别是扩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服务贸易进口,通过不断扩大进口的方式,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成功管理模式和人才,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

  (四)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应广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不断加强包括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营销推广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五)注重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服务贸易具有高知识性,其发展依赖于大量专业人才的集聚和创新。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外的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譬如新加坡专门成立了“人力21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行21世纪新教育制度,大力促进国民教育、创新思维培养和子夜培训,从而建立了终身学习体系,在服务业行业内注重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为此,我国也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大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