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非洲博览会即将开幕。目前,非盟委员会和37个非洲国家已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很多重要合作项目已经展开,并实现了早期收获。中非领导人在去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就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达成重要共识,为中非经贸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非洲联盟的“2063年愿景”同于2013年提出,这一机缘巧合暗示着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将分别位于亚非大陆两端的中国与非洲紧密地结合起来。
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伙伴。中非之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多双边关系密切。非洲部分地区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丰硕,中国同28个国家和非盟委员会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掀起了又一波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潮,扩展了“一带一路”朋友圈。
2018年,中国与塞内加尔、卢旺达相继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双边合作文件,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向整个非洲大陆纵深拓展。南非、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也纷纷期盼能够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大家庭。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程诚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持续增长,非洲现有的54个国家和6个地区,中资企业已经基本覆盖,投资方式多样化且投资方向有偏向性。
“中非合作的重点与‘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程诚说,“一带一路”建设也为非洲提供了前所未见的发展机遇:中国通过为非洲提供适用的技术、经验和融资服务帮助他们参与国际工业化分工,通过增加价值而不是提供资源来参与国际生产价值链,已经并且将继续提升非洲在这一价值链上的位置。
据统计,目前有1万多家中资企业在非洲大陆开展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已在非洲实施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和一大批公路、桥梁、机场、港口和工业园等项目,带动非洲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进程,使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合作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当前,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为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今后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合作,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比如服务贸易和跨境贸易等新业态,而且在经济社会环境领域的合作潜力也比较大,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让中国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加快走进非洲,帮助非洲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
此外,程诚认为,中非双方在农业领域的互补性极强,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虽然中非农业基础条件有着各自的优势,但都面临着生产力低下和结构性缺陷的问题。”他进一步分析称,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增加造成的消费升级,中国完全依靠自身满足农产品供应是比较困难的。而非洲由于人口高速增长和极度低下的农业技术水平,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危机。同时,中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是耕种管理和育种方面经验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些具备国际水平的特大型企业;非洲可耕种面积领先全球,多数国家动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极其优越,具备快速实现高产供应本国和国际市场的潜能。
因此,程诚建议,中非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探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非农业合作,从而实现提高非洲农业生产力和满足中国市场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需求这一互利共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