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欢迎您!

加大对外开放,中国在提速

分享到:
时间: 2019-08-16  来源:国际商报  点击:

  今年以来,中国宣布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包括颁布《外商投资法》,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部署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以及刚刚出炉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足以见证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力。

  在国内外形势对中国高水平开放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六稳”工作之一的“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力的重点。

  制度型开放迈出实质步伐

  “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今年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的出台表明中国制度型开放迈出了实质步伐。

  8月6日,万众期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揭开了神秘面纱。这份不超过6000字的《总体方案》,含金量却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相比,临港新片区在制度设计上有四方面的创新和提升。

  “正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所描述,新片区的使命是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对国际商报记者解读称,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制定什么样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使其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意味着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也更多体现为更高标准的开放;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具有引领性的开放风险压力试验功能,开放意味着内外制度的一致性,片区对外部风险将不设过多的防火墙,这将考验新片区监管措施如何预防处置相关风险,更具试验性的开放使其承载了更多的先行先试功能,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金融开放和人才流动等方面探索更自由高效的制度经验,并为全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提供有益的探索。

  “特别是当前中美经贸摩擦的外部风险较大,利用新片区进行风险压力测试既可以测试开放后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可以测试开放对经济韧性的支撑作用。”刘向东说,通过这种测试寻找最佳的政策组合,推进新片区先行先试探索国际最高标准实践,将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使其有条件抵御外部挑战,并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下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常态。

  《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和进步,是中国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对外开放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中国对外开放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刘向东表示,下一步,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做好新法与“外资三法”的协调统筹衔接工作,尽快制定相关细则,推动良法产生良效。

  此外,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第二届进博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进博会不是一般的会展,举办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

  加大对外开放还体现在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进程、坚定推进多双边和区域合作、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作出巨大贡献方面。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是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中国不断推动与相关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升级谈判,与部分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水平显著降低。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加速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的积极意愿。

  “实际上,不论是RCEP还是中日韩自贸协定,参与伙伴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发展中国家,各主体经济基础、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谈判伙伴拿出开放的诚意,在平等的基础上作出让步。”王是业说,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原则参与和推动RCEP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国内不断推进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为中国参与相关谈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制度保障。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两个合作机制中最大的经济体,将继续发挥大国责任和担当,全力支持协定的达成,为全球化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