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就业季”刚刚过去,2021届应届生“就业战”就已在各大高校打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8月中旬开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文柯(化名)每天都关注辅导员在年级群里发的大量秋招相关信息。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前到来的就业筹备工作被校方称为“就业热身赛”。今年8月,这所学校通过自有平台举办空中双选会,近40家用人单位的近150个职位向2021届学生开放,学生简历投递量近1500份。
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各行各业的不同群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是受影响较大的群体之一。受特殊环境影响,今年各行业招聘高峰到来的时间有所提前。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稳企业、拓岗位、促就业的政策措施。随着疫情在中国境内被“有效控制”,就业市场加速“解冻”,前期受到抑制的就业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后复苏阶段,在疫情中受到影响的经济正逐步好转,以往大量吸纳应届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招聘需求回暖,使可接纳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量增加。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在扩大需求、调整供给、优化匹配方面出台大量就业保障政策措施,各高校精心组织各类招聘活动,助力毕业生实现“云就业”,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中国就业市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面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现在就是要多措并举,做到精准有效,一以贯之做好各项工作。随着产业迭代升级和市场化程度提升,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信息不对称也越来越多,能否保证供需双方在信息沟通上无缝对接,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而言,要搭建完善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成本,从而缩短大学生求职的时间,实现大学生“低成本”就业与用人单位“高效率”选人的双赢目标。一是完善全国性的就业供求信息服务系统,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及学科专业特点提供信息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搜寻时间和人职匹配成本,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定向性和互动性。二是更新就业服务理念,调整高校课程设置、分类帮扶等措施,不断提高“一站式”就业服务质量。三是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强化就业帮扶措施和优惠政策服务,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实现多渠道就业,并在延长学制、减免学费、技能培训、贷款创业、税费缴纳等方面给予更多保障,有效减少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
人才是从学习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并最终要接受时代的检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仅靠学生自身的摸索远远不够,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引导。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的价值,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就业指导教师既是大学生就业的“教练员”,还是大学生与就业市场对接的“知心人”。对此,要强化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用更开放的视野来看待职场,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要强化能力训练,搭建交流实践平台,为学生建立求职择业的微信群、沙龙等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帮扶。学生对职业了解越充分,就越能作出理性选择,从而规避求职陷阱,增强求职信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好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就业时稳操胜券。求职择业时,学生个体要慎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综合兴趣、爱好、特长、志向和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以积极状态做多手准备。进入新时代,青年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更加广阔,每个人在规划职业时,不能狭隘理解职业选择,更应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将个人兴趣与发展前景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相结合,在广阔天地中成就一番事业。